在西藏的东南部,有一座被雪山环抱的古城——昌都,这里不仅是茶马古道的起点,也是藏、汉、纳西、彝等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处,作为一位雕塑家,我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,踏入了这片充满故事与色彩的土地。
昌都的晨曦,是我在雕塑创作中最为珍视的灵感来源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,照耀在布满岁月痕迹的老城墙上,那光影交错间,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,我常常站在江边,凝视着江水悠悠,思绪随着波光粼粼的江面飘向远方,那些关于生活的片段,如同一粒粒细沙,在我的心中逐渐堆积成一座座微妙的雕塑。
在昌都的街头巷尾,我见证了不同民族间和谐共处的温馨场景,藏族妇女身着鲜艳的藏服,头戴珊瑚珠冠,她们的笑容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,坚韧而灿烂;汉族的商贩在市场里吆喝着,他们的声音里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,这些生动的画面,成为我雕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我还记得在昌都的某个小镇上,一位老艺人正在用传统工艺制作藏式面具,那专注的眼神、灵巧的双手,以及面具上细腻的纹路,让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的魅力,我将这一幕凝固在我的雕塑中,让观者能通过作品感受到那份来自古老技艺的温度。
夜晚的昌都,星空如洗,银河低垂,我常常在这样的夜晚里,独自漫步在空旷的田野上,思考着雕塑与生活的关系,在昌都的日子里,我学会了如何用雕塑的语言去记录生活、表达情感,每一件作品,都是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意,是对生活之美的探索与追求。
昌都,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,用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故事,而我,则用雕塑的语言记录下这一切,我找到了创作的源泉,也找到了内心的宁静。
发表评论
添加新评论